左“抗”阿里右“懟”滴滴,美團能否稱霸出行江湖?
“沒有‘宮斗’阿里測繪資質,沒有不和阿里測繪資質,也沒有任何組織阿里測繪資質的糾葛。”美團收購摩拜7個月后,胡瑋煒還是決定離開摩拜。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盡管胡瑋煒表現的一派風輕云淡,但當美團推出黃色的美團單車時,摩拜員工、或前員工們,還是感覺相當“堵心”阿里測繪資質:畢竟黃色是老對手OFO的顏色,意味著“敵人”。
只是當時誰能又能想到,時至今日,“敵人”與摩拜都已不再,共享單車江湖唯余美團、哈啰與青桔,而后兩者的背后,則是阿里和滴滴。
01
小胡已離開,老王在路上
摩拜的交接過渡期已近尾聲。
近日消息,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退出廣州摩拜 科技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李洋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據媒體梳理,這也是胡瑋煒退出的第十七家摩拜系公司。
2018年美團收購摩拜后,胡瑋煒與李斌、王曉峰一齊退出了北京摩拜的自然人股東身份,胡瑋煒還在2019年的7月5日讓出了執董、經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由美團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慧文接任。此后,胡瑋煒陸續退出摩拜系公司,天眼查顯示,目前胡瑋煒仍在貴安新區摩拜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摩騎 科技 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雖然權力更迭仍未徹底完結,但摩拜單車早已消失,留下來的是美團單車,以及美團在出行江湖再戰N年的決心。
王對王的局面結束之后,共享單車戰場幾經起落終于復蘇,已成美團與滴滴系青桔、阿里系哈啰三足鼎立之勢。作為美團在本地生活和打車賽道的老對手,阿里和滴滴又成了美團在共享單車領域的勁敵。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有兩個打車平臺才能有保障”、 “美團打車,給阿里測繪資質你多一個選擇”。2018年4月王慧文說出這段話時,正是美團與滴滴在打車賽道爭奪最激烈的時刻。
美團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2018年與滴滴對標的價格戰中,美團網約車相關成本從2017年的2.9億元迅速增長到2018年的44.6億元,2018年甚至有一個月燒掉3.7億元的記錄。但補貼帶來的短期效果并未能持續,極光數據顯示,停止補貼后的2018年6月30日美團打車DAU數據為16萬,與峰值相比下降超過41%。
最終,美團不得不放棄單打獨斗式的美團打車,轉做類似高德、百度的聚合打車平臺。只是,脫離了大眾普遍接受的C端地圖應用支持,美團接入的聚合打車平臺究竟如何,仍待驗證。
從結果來看,美團雖然在幾年內迅速完成了在出行領域的跑馬圈地,卻并未顛覆對手。好在,主攻出行江湖,拓展美團賽道,努力完成吃、玩、住、行綜合性生活服務大閉環的選擇,還是在上市前給了眾多投資人信心,讓美團在上市時獲取了一個不錯的價碼。
只是如今,送走胡煒瑋之后,曾經力推美團打車業務、參與收購摩拜,撐起美團出行版圖的王慧文,也將離開。
“生活需要真相,也需要假象”。在大眾對王慧文不久前發布的這條朋友圈反復解讀之后,官方給出了如下回復:S-team成員王慧文的退休時間并無調整,工作都在正常進展中,仍將在2020年12月退出公司具體管理事務,后續老王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并任美團終身榮譽顧問、“互聯網+大學”特別講師。
胡瑋煒的翩然離開留下了摩拜的市場份額和巨額債務,老王的告別卻不知對美團意味著什么。
02
左“抗”阿里,右“懟”滴滴
可以肯定的是,美團出行仍在繼續戰斗。
今年4月,滴滴旗下青桔單車獲得10億美元融資,創下共享單車史上更大規模融資記錄。這一事件被業界看做引發新一輪共享單車大戰的導火索。或許,也是新一輪出行版圖爭奪戰的導火索。
競爭是全方位的。
客單價更高、變現機會更大的電單車成了今年共享單車的主力先鋒。8月,美團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共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今年要在電單車業務上持續加碼。10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哈啰單車、助力車等業務完成了對全國超400+城市的覆蓋。10月10日,青桔發布騎行數據報告,國慶黃金周期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共享電單車騎行需求量增加16%。
于此同時,隨著哈啰打車上線,新一輪的打車補貼大戰似乎也近在眼前。
10月29日哈啰出行新業務“哈啰打車”低調上線,主打低價“普惠戰略”,以解決“打車難,打車貴,選擇少”的行業痛點。滴滴則推出花小豬征戰下沉市場,并提出0188戰略。再加上9月提交招股書的出行新秀嘀嗒,共享出行江湖又將迎來一波風雨。
相關報道顯示:“目前用戶通過美團聚合打車平臺的專享入口打車,每單可獲20%到30%的優惠。”
更燒錢的顯然還是造車業務。“過去我說造 汽車 沒有幾十億、幾百億的投入,很難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是今天,我認為這個數字,沒有幾百億、幾千億的投入,要在 汽車 領域有所作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說。
幾乎每一個出行細分賽道,美團都已與阿里、滴滴短兵相接。但與財大氣粗的阿里和業務相對單純的滴滴不同,當團購、外賣、出行這幾大“燒錢”賽道疊加在一起,美團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這幾大業務板塊中,又數核心業務外賣壓力更大。
2019年,美團的騎手數量達到近400萬。財報顯示,當年美團營收490億元,8成收入用于支付騎手工資,花費411億元左右。
03
無人車能否成為“必殺技”?
此時,美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美大智達 科技 有限公司獲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即高精地圖資質),不得不說是一大利好消息。
作為自動駕駛的準入資質,已經布局具備無人配送能力AI智慧門店的美團,獲取這張證書的時間并不早。旗下擁有更大C端地圖平臺高德的阿里在高精地圖、時空數據方面的建設能力,早已是業內佼佼者。而滴滴作為出行領域的頭部玩家,也已于2017年10月獲得高精地圖資質,并于近期完成自建地圖的大規模切換。
但畢竟,資質在手,自動駕駛和無人配送方面業務的就可大大提速。但與大眾想象不同,至少短期內,無人車尚無法成為美團縮減成本的利器。
“以人力成本為例,一線城市外賣員的人力成本超過10萬元每年,而無人車考慮3-5年的壽命和充電、維修等成本,綜合計算,無人車大規模推行的價格閾值在每臺15萬元左右。”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此前透露。
“目前無人配送還是小規模的測試運行。未來來看,五年內應該會在一部分三線城市看到配送的部署。”他表示,無人車所需的傳感器、底盤硬件、及計算單元,價格都在飛速下降。目前,價格已非關鍵因素,算法的優化和設計才是關鍵,同時,尚不明確的政策法規,也在限制無人車的落地速度。
在 科技 創新領域,美團優勢并不明顯,前段時間美團云的關停,也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上個十年,美團基本都是在做商業模式和應用的創新。”為此,王興也在內部信中提出,未來的十年要加大 科技 研發,做到商業應用和 科技 研發并重。
美團發力的同時,競爭對手們也在跑步前進。
本地生活領域,餓了么和阿里集團完成整合,不僅在用戶和流量方面與集團打通,餓了么的產品技術等基礎設施也上了阿里云,這標志著兩者之間的融合徹底完成。而阿里旗下無人配送機器人小蠻驢,近期也在浙大校園中開啟試用。
另一方面,滴滴已基于自身出行完成了“地圖中臺”的構建。這一能力支撐了滴滴出行平臺龐大的內部系統和應用服務,智能派單、調度、供需預測、拼車、 *** 、判責等業務系統,都高度依賴這一模塊。
行業不會反復掉進同一個坑里,出行競爭正在趨于理性,新戰局逐漸轉向成本控制和精細化運營的比拼。把復雜的玩法層層剝開,巨頭們的比拼越來越向純粹的 科技 戰靠攏。
美團稱霸出行江湖的夢,并不好做。
高德地圖是屬于哪個公司?
高德地圖屬于阿里巴巴集團。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02年成立,201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品市場。高德具備國家甲級導航電子地圖測繪和甲級航空攝影的“雙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交易完成后,高德將成為阿里巴巴100%子公司,并融合進阿里生態體系基礎上發展。
高德地圖的功能
豐富的出行查詢功能地名信息查詢、分類信息查詢、公交換乘、駕車路線規劃、公交線路查詢、位置收藏夾等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查詢工具。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高德地圖是哪個公司的
高德地圖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旗下。
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基礎功能
最新地圖瀏覽器:最新矢量地圖渲染,更高質量地圖效果、豐富數據信息、最快速操作體驗、最節省數據流量。專業地圖服務:實地采集、 *** 采集,行業領先。2000萬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領先的地圖渲染技術:性能提升10倍,所占空間降低80%,比傳統地圖軟件節省流量超過90%
專業在線導航功能:覆蓋全國364個城市、全國道路里程352萬公里
在線導航功能:最新高德在線導航引擎,全程語音指引提示,完善偏航判定和偏航重導功能。
AR虛擬實景:AR功能結合手機攝像頭和用戶位置、方向等信息,將信息點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現給用戶,為發現和目標地點指引
豐富的出行查詢功能:地名信息查詢、分類信息查詢、公交換乘、駕車路線規劃、公交線路查詢、位置收藏夾等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查詢工具。
鎖屏語音提示,即使你的手機在鎖屏狀態也能聽到高德導航的語音提示,不用擔心一直開著手機屏幕費電了。
夜間導航HUD抬頭提示,打開高德導航并開啟HUD,把手機放到汽車擋風玻璃下,高德導航會把路線提示倒映到汽車擋風玻璃上,看起來特別方便,不用擔心低頭看手機影響駕駛了。
高德公司現狀怎么樣?阿里收購后,人員狀態如何?
阿里巴巴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正式以高德員工的身份亮相,宣布高德專注地圖服務,不做“團購導航”等O2O商業化形式,并稱高德不再背負上市公司的業績目標。
此舉不僅標志著高德過去多年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努力破產,更標志著自被阿里巴巴集團14億美元收購后,從高德自身來說,也在經歷財散人去的陣痛。
今年7月,阿里集團宣布高德私有化完成,阿里CEO陸兆禧將兼任高德控股CEO,原高德控股CEO成從武出任高德控股CEO特別顧問。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成從武仍留在高德,但CEO特別顧問明顯是虛職,成從武還留在高德一定程度上是為穩定高德原有人員的軍心。
在高德退市后,高德組織架構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張勤擔任COO,負責導航、數據生產等業務,俞永福作為成立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兩人向CEO匯報。
張勤自06年起擔任高德CFO,于2010年7月帶領高德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自2013年8月起張勤擔任高德公司董事,總裁兼COO。從職權看,張勤不再擔任新高德的總裁職務。
進入9月以來,高德進一步遭遇人員流失陣痛,原高德CMO(首席市場官)金俊離職,原高德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操盤手、高德副總裁郄建軍也將掛帥而去。
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爆料,自8月以來高德裁員,出現大量員工離職現象,基本只有技術方面相對穩定。高德被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后,很多職務也顯得沒有繼續保持的必要。
對離開的人來說,不在原位并非是壞事,如,百度收購91支付19億美元,阿里收購高德也支付14億美元的代價,很多人獲得財富后也開創了新事業,如王微已開始二次創業。
高德的高管也不例外,金俊離開后也實現人生又一跳,其加盟特斯拉中國區,擔任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MO,其與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全球副總裁吳碧瑄還是前同事。
從未來趨勢看,高德將跟幾年前的那個高德完全不同。一位業內大佬對騰訊科技表示,隨著考核體系發生改變,高德越來越不會是獨立公司,而是更多在阿里巴巴體系內發展
大家覺得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這三個的區別在哪里,
目前這三款地圖工具都是大家用的比較多的軟件,今天小編總結一下這三款軟件的區別:
1、騰訊地圖:騰訊做地圖比較晚,軟件也很好用,定位很精準,而且接收衛星信號的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在搜素路線的時候還會搜索出多條路線信息,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路線出行,而且還能夠查詢實時路況信息,了解實時的油價,一鍵代繳違章罰款等,非常實用,騰訊地圖最的重點是實時街景和位置共享,路線規劃不如其他兩款。
2、高德地圖:高德地圖是靠地圖行業起家的,資歷和四維一樣老。公司的重心就是做地圖及車內導航儀,國內只有13家單位有甲級測繪資質(高德是其中一家,百度都沒有這個資質)。高德的人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線下掃街,就是逐條道路和街道進行測繪,所以高德地圖的優勢就是郊區范圍了。高德地圖收錄著非常多的路線,不管是國道省道還是無名的山區小路高德都有豐厚的收集資源。所以在市區外駕駛的時候高德地圖很少出現錯誤,再加上高德地圖的導航更加的人性化,使得高德地圖的優勢也一直很明顯,但是高德地圖的功能,比如附近酒店推薦了、餐館信息了等之類不如百度地圖多。
3、百度地圖:這是目前最常用的地圖,百度在大數據方面有優勢,所以相同的搜索界面上顯示的結果要多于以上兩個,對于城市里邊來說特別適用,很多角落的地點也都能標記的清清楚楚,另外還增加了騎行導航的功能,最方便的就是看實時路況比如堵車了什么的,確實非常準,道路更新也非常及時。對于路線規劃這一塊,百度地圖做的是更好的,還同時提供步行和騎行路線,給出的方案多于以上兩種,所以應該是目前使用率更高的一款地圖軟件。
高德地圖是哪個國家的
高德地圖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
高德自2002年起步以來,經過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辛探索,積累了扎實的技術,構筑了地圖行業高壁壘,公司在各項業務取得重大發展的同時成為行業翹楚。
2010年,高德提出了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戰略,依托在汽車導航市場取得的領先地位,在產品、服務和商務模式上繼續不斷創新。
擴展資料:
2014年7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此前收購的高德控股正式完成私有化進程,開始與阿里進行全面業務融合。美國時間7月17日,高德控股發布公告宣布停止上市公司身份,并成為阿里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該協議,高德軟件股東將獲得每股普通股5.2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股份(ADS)21美元的收購價。有資格獲得這一收購價的股東將收到一封信函,直到其進行相關操作。
高德軟件還宣布,該公司已經要求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停止交易該公司的ADS。他們還要求納斯達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高德軟件的退市申請,并申請撤銷其證券的登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高德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