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
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建于1957年,是伴隨萬里黃河之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省轄市。東接洛陽,西臨陜西省,南通南陽市,北連山西省,管轄三縣(陜縣、澠池縣、盧氏縣)兩市(靈寶市、義馬市)一區(湖濱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總人口223萬人。三門峽市是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被譽為“天鵝之城”和黃河明珠。近年來,三門峽市依托資源優勢,積極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煤化工、鋁工業、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林果業生產加工五大支柱產業為支撐的區域特色經濟體系,帶動了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
馬進倉 黨組書記、局長
崔宗勤 黨組成員、調研員
陰旭陽 黨組成員、調研員
徐建立 黨組成員、調研員
衛驍 黨組成員、調研員
李光生 黨組成員、調研員
王西鵬 黨組成員、副局長
田寶群 黨組成員、副局長
上官勤學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馬進倉簡歷:河南新密人,1953年4月出生,漢族, *** 黨員,大學學歷。1992年5月~1995年6月,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室主任、工委委員;1995年6月~2002年1月,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工委委員;2002年1月~2004年5月,洛陽市地礦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4年5月~2007年3月,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7年3月至今,任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于2001年在原三門峽市土地管理局、礦產資源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是主管三門峽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工作部門。轄澠池縣、義馬市、湖濱區、陜縣、靈寶市、盧氏縣6個國土資源局和開發區建設土地局。內設辦公室、財務科、 *** 辦、執法監察科、地籍測繪科、規劃科技科、耕保審批科、土地利用科、礦產資源開發科、儲量勘查科、地質環境科、紀檢監察室等12個科室和市土地開發儲備整理中心、市礦業開發中心、市地產交易中心及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等4個二級機構。截至2010年底,共有職工114人,大專以上學歷達97%。
【土地資源】據2010年度變更調查顯示,全市耕地17.70萬公頃,園地5.33萬公頃,林地53.74萬公頃,草地11.22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37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31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07萬公頃,其他土地2.61萬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全市經儲備并備案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項目7個,新增耕地941.5公頃,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298.2731公頃相抵后,凈增耕地643.23公頃,連續1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有余。全面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檔案,共建立縣(市、區)級檔案7套,建立鄉級成果檔案66套,村級檔案1348套。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宣傳力度,2010年,三門峽市共投入經費68萬元,設立大型宣傳標志牌23塊,設立基本農田保護標志53塊,與村民小組簽訂責任書10514份,與農戶簽訂責任書304450份。
【土地利用】2010年市本級處置土地56宗,總面積162.682公頃,總成交價款68579.5986萬元。其中,“招拍掛”出讓17宗,面積55.978公頃,成交價款59029.4794萬元,實現純收益50346.1萬元;協議出讓11宗,面積28.976公頃,出讓價款6886.5392萬元;規劃變更19宗,面積33.923公頃,補交出讓金2663.58萬元;劃撥土地9宗,總面積43.8043公頃。
組織開展了房地產開發市場專項檢查等工作,全市共清查閑置土地4宗,面積6.9707公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國有經營性用地“招拍掛”的六項制度,全市共供應房地產用地197宗,面積703.60公頃,其中出讓154宗,面積550.56公頃,收取出讓金21.8億元,其中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120宗,面積458.92公頃,收取出讓金20.5億元。市本級共供應土地41宗,面積110.23公頃,其中出讓32宗,面積66.69公頃,出讓總成交價款達7.4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45億元相比增長了37%。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全市共報批項目建設用地51個批次,總面積903.093公頃,其中農用地769.3093公頃(耕地555.7169公頃),有效保障了244個省、市聯審、聯批等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
【土地勘測定界及評估】2010年,三門峽市金土地勘測服務中心累計完成勘界工作371宗,勘測面積1968.48萬平方米,形成勘界報告350余套2000余份,繪制宗地圖100多宗200余份;并積極配合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完成個人住宅樓發證工作92棟。
【地籍及測繪管理】2010年,三門峽市本級共受理國有土地登記108宗,其中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104宗,變更登記4宗;審批個人住房用地分割登記2869戶;接待土地登記公開查詢100余宗,整理歸檔地籍檔案100余卷,更新圖斑200余個。開展了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工作,全市29家測繪單位,22家測繪單位通過了復審換證工作,5家測繪單位是新證不需要換,注銷2家丁級資質單位。新申請的2家測繪資質單位,1家丙級通過審查證書,另一家丁級資質正在審查受理當中。組織開展了“8.29”測繪法制宣傳活動,在全市范圍內設立咨詢臺15個,擺設宣傳版面54塊,懸掛宣傳橫幅106條,發放宣傳單1萬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00余人。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地圖市場檢查工作,對本市火車站、汽車站、各大賓館、書店進行了檢查,沒收“三無”地圖冊30余本。按規定辦理測繪任務備案和測繪成果匯交工作,完成了三門峽市規劃局沿黃河景觀帶1:1000郵碼航測成圖項目測繪任務備案工作和三門峽市28家測繪單位價值3萬元以上測繪任務成果目錄匯交工作。組織測繪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優質工程獎評選工作,2010年本市有4家測繪單位申報的4項工程項目,獲得了優質工程獎。參加了國家測繪局“蒼穹數碼杯”測繪行業學法用法征文活動,并獲得三等獎。
【第二次土地調查】截至2010年底,全市第二次土地調查各項工作基本完成。先后按時按要求完成了縣級農村土地利用現狀外業調查與數據建庫、城鎮地籍調查外業調查、與相鄰11個縣(市)涉及的160余幅1萬余個圖斑的接邊、2009年統一時點變更調查、全市基本農田上圖、國家對該市統一時點更新調查與基本農田成果提出問題的整改與完善等階段性工作。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10年初,全市6個縣(市、區)的66個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順利通過省、市有關專家審查,并于5月26日前全部通過市 *** 審批。
【礦產資源】本市礦藏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地318個,其中大型礦床46處,中型礦床96處。發現礦藏66種,已探明儲量的有50種,保有儲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約有31種,已開采利用的27種。黃(黃金)、白(鋁土礦)、黑(煤炭)是轄區的三大優勢礦產。黃金礦產儲量、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有16種礦產居全省之冠(金、錳、鉛、鋅、錫、銻、鉭、鈮、鋰、鈹、銣、硫鐵礦、鑄型用砂巖、砷、云母、玻璃用砂巖),有9種礦產居第二位(銅、鉬、銀、鎢、磷、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石膏、石墨),6種礦產居第三位(鋁土礦、鐵、鎵、白云巖、伴生硫、水泥配料及粘土)。截至2010年底,全市在有效期內共有礦產資源勘查登記項目148個(包括部辦6個項目),其中,金礦項目33個,鋁土礦項目19個,鐵礦項目29個,鉛鋅礦項目33個,重晶石項目1個,煤礦項目3個,銀礦項目4個,銅礦項目6個,銻礦項目3個,錳礦項目5個,鉬礦項目5個,釩礦項目1個,硫鐵項目1個,白云巖項目2個,石煤項目1個,鋰礦項目1個,紅柱石項目1個。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組織編制了《三門峽市非煤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實施方案》,并于年底完成了整合任務,整合重點礦區個數為11個,參加整合的礦業權77個,其中采礦權57個、探礦權20個。整合后礦業權減少為47個,其中采礦權37個、探礦權10個;減少采礦權20個,減少35%;減少探礦權10個,減少50%。圓滿完成了149個礦山的儲量動態檢測年度報告、287個礦山企業“三率”指標考核和開采回采率系數核定工作。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成效顯著,全市共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9473.8萬元,其中市本級征收1650萬元。申報中央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及示范基地建設資金5800萬元。完成了463宗礦業權核查工作,按照部、省要求完成了268宗采礦權換證工作。本年度完成市級采礦權延續15個;新立6個;變更5個。開展了打擊非法違法礦業活動專項行動,無證勘查開采、亂采濫挖、浪費資源等現象進一步遏制。
【地質環境管理】全市新發現的32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監測 *** ,明確了監測責任人,發放了35000余份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爭取中央及省級財政地質環境類項目資金1.3億元。篩選、上報了靈寶市豫靈鎮安頭村黃土滑坡等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并納入2011年省級財政資金治理項目名單。靈寶小秦嶺地質公園獲得了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資格,澠池韶山地質公園獲得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由于措施到位,繼盧氏縣、靈寶市后,湖濱區和義馬市分別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榮譽稱號。
【執法監察】2010年度全市共開展巡查1550余次,出動警力4000余人(次)。市執法監察支隊共開展巡查55次,出動警力137人(次),其中一級巡查區域30次,二級巡查區域25次,到基層鄉所巡查20余次。全市發生國土資源違法案件511起,其中,違法占地170起,制止170起,總面積715580.83平方米;違法開采341起,取締341起,立案83起。全年共受理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巡查發現、“12336”舉報、上級批轉、 *** 批轉等)共計74件,其中,“12336”舉報案件共計32宗(土地類案件24宗,礦山類案件9宗),處理到位32宗。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自辦案件17起,結案17起,結案率達到100%。到現場勘查40余次,追繳罰款147萬元,封填非法井口16個,現場勘測定界3次。督促縣(市、區)辦案件57起,結案54起,結案率達到94.7%。
【 *** 工作】2010年,全市國土資源 *** 工作緊緊圍繞“破難題、保發展、保紅線、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思路和要求,主要從“圍繞一個中心、確保兩個到位、抓好三項落實、著力四個重點”四個方面做好此項工作。通過全市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兩低、兩高、兩無”工作方面成效顯著,實現了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本市國土資源類 *** 事項零京訪、全年零 *** ,完成了市委、市 *** 和省廳下達的年度 *** 穩定工作責任目標,三門峽國土資源局被市委、市 *** 和省廳分別授予“2010年度 *** 穩定工作先進單位”;被市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和市三項重點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評選為“全市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先進單位、全市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競賽活動先進單位”。2010年,該局共接待群眾來訪198批394人次,其中集體訪19批131人次。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全國、全省和全市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治理會議后,根據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統一安排部署,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開展以整治土地和礦業權交易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整治干部隊伍廉潔從政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國土資源管理制度體制改革專項行動。
一是堅持把廉政風險點排查作為認真落實“兩整治一改革”工作任務,深入推進國土資源領域腐敗治理活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主動作為,扎實工作,將此項工作列入局黨組議事日程,局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項工作,并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進倉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并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抽調專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加強了對“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了土地市場治理、礦業權市場治理等五個專業工作組,明確了職責分工,細化分解了工作任務,建立工作責任制,強化督促檢查,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二是把學習貫穿于整個專項活動的全過程,統一印發了學習筆記本、心得體會本,建立了學習制度,制定了學習計劃,堅持每周二、五為集中學習時間,據統計全系統干部職工人均記學習筆記12000余字,撰寫學習心得4篇。為加大宣傳力度,局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印專題簡報13期。同時,在局門戶網站建立了專項活動網頁,開設學習交流、工作動態等專欄,為全系統上下深入學習交流建立了平臺。切實提高了系統干部職工對“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的認識,增強了做好“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掀起了學廉、倡廉的良好氛圍。三是圍繞“三個層面”全面推進。從個人、部門、組織三個層面,結合從事的崗位、業務和關鍵工作環節,深入查、用心查、細致查、真正把崗位風險查清、查明、查實。黨組成員帶頭自查,組織全局干部職工結合崗位職責,以科室為單位,從中層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員、從正式干部到聘用人員,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隱患,并針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實事求是進行風險評估。四是抓好“三個結合”深入排查。為確保廉政風險點排查無死角、無遺漏,本著“自己找、領導提、群眾幫、集中評、組織審”的原則,采取自查與互找相結合、領導點與群眾提相結合、風險查找與完善防范措施相結合的 *** ,突出以征地供地、農地轉用、規劃、評估、執法監察、土地和礦山權審批、登記發證、資源項目開發、財務、人事等業務方面為重點,全面深入查找思想道德、行為過程、崗位職責、制度機制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嚴格審核把關,并逐一填表登記,建立了臺賬,做到了不漏崗、不缺項。五是嚴格“三個等級”分級管理。按照黨紀條規、行政法規、廉潔自律有關規定、腐敗行為發生概率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緊急程度等,評估確定風險點的定級,并根據腐敗風險的變化,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全市國土資源系統123個單位,1037名干部職工,從市局機關科室到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從縣(市、區)局機關股室到鄉所,從市局領導到鄉(站)所一般同志,全員參與,人人查找,針對現行制度、關鍵崗位、核心業務、重點部位和環節,圍繞征、管、查、減、免、罰、人、財、物“九大節點”,深入扎實開展全面四輪排查,單位共查找風險點599個,其中A級183個;B級119個;C級297個。個人共查找風險點3327個,其中A級1017個;B級717個;C級1593個。清理規范性文件203份。復查復審卷宗1192個。基本完成了廉政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階段工作任務。六是注重實效,邊查邊改。為把廉政風險點查深、查透、查準,變“風險點”為“安全點”,增強廉政風險防控的主動性,圍繞排查確定的各類風險點和風險等級,從個人自我防控、科室內部防控、單位綜合防控3個層面,有計劃地研究制定在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的具體防控措施,堅持邊查邊改,局班子成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收繳禮金和有價證券管理辦法》,完善了《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領導干部廉政承諾制度;立足“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三個環節的廉政風險防線,建立運用廉政“三卡”預警機制。針對可能出現的腐敗問題或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提醒、告誡、糾錯等制度,通過警示提醒卡、警示告誡卡、警示糾錯卡的方式,及時提醒一部分人不犯錯誤,有效控制一部分人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著力督導犯了錯誤的人切實改正錯誤,更大限度地教育、挽救犯有一般性錯誤的干部。
【榮譽稱號】2010年,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五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產業集聚區分局局長仲興民被評為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五五”普法工作先進個人,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全省國土資源 *** 穩定工作先進單位,衛驍、荊海波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同時,也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地質找礦)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測繪系統先進集體,喬娟芳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余釗慧)
申請測繪資質的詳細流程及所需資料分別有哪些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1、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3、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4、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
測繪資質都有哪些分類可以申請?
測繪資質
測繪資質一共10個類別
1.大地測量資質
2.測繪航空攝影資質
3.攝影測量與遙感資質
4.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資質
5.工程測量資質
6.不動產測繪資質
7.海洋測繪資質
8.地圖編制資質
9.導航電子地圖 *** 資質
10.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
一、主體資格
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專業技術人員
1.本標準所稱專業技術人員測繪資質單位宣傳冊,包括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測繪專業技術人員,是指測繪工程、地理信息、地圖制圖、攝影測量、遙感、大地測量、工程測量、地籍測繪、土地管理、礦山測量、導航工程、地理國情監測等專業測繪資質單位宣傳冊的技術人員。
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地理、地質、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土木、建筑、規劃、市政、水利、電力、道橋、工民建、海洋、計算機、軟件、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統計、生態、印刷等專業的技術人員。
申請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60%測繪資質單位宣傳冊;申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80%測繪資質單位宣傳冊;申請互聯網地圖服務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作要求。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計入相應類別人員數量測繪資質單位宣傳冊:
(1)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8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0年以上。
(2)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1年以上;獲得測繪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3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5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7年以上;獲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 *** 職業資格(但不得超過2人)。
(3)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測繪及相關專業初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測繪及相關專業大學專科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2年以上;測繪及相關專業中專畢業并在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4年以上。
(4)注冊測繪師,是指經過考核認定和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并依法進行注冊的人員。注冊測繪師可以計入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3.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
4.年齡超過65周歲的人員和 *** 人員,不得計入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5.自本標準施行之日起滿3年后,甲、乙級測繪資質單位的注冊測繪師數量應當達到本標準的考核要求。自本標準施行之日起滿5年后,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也應當具備相應數量的注冊測繪師,具體要求另行規定。
6.未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其他測繪從業人員,應當通過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三、儀器設備
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四、辦公場所
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m2,乙級不少于150m2,丙級不少于40m2,丁級不少于20m
能麻煩給我一份測繪資質資料嗎,謝謝
申請測繪丁級資質需要的。包括,
一、、質量檢驗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丁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
(2)、以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等為主要業務的單位,應當設有相對獨立建制的測繪生產機構和主管測繪生產的負責人。
(3)、申請測繪資質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主體資格,依照《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辦公場所: 丁級不少于40平方米。
二、測繪成果質量管理制度目錄;
丁級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僅限于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海洋測繪,且不超過上述范圍內的三項業務。
(1)工程測量專業標準:丁級資質測繪單位可從事的測量任務
專業范圍:1、控制測量——等級以外。
2、地形測量——1:500比例尺,10km2以下;1:1000比例尺,15 km2以下;1:2000比例尺,20 km2以下。 3、城鄉規劃定線測量——無限額限制
4、城鄉用地測量——無限額限制
5、規劃檢測測量——建設工程總建筑面積20萬 m2以下;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不得承擔。
6、日照測量——不得承擔
7、市政工程測量——局部市政工程
8、水利工程測量——一般水渠、農田水利工程。
9、建筑工程測量——7層以下的住宅、高度24m以下的非住宅性質的民用建筑。
10、精密工程測量——不得承擔
11、線路工程測量——100km以下
12、地下管線測量——100km以下
13、橋梁測量——不得承擔
14、礦山測量——局部礦山測量、巷道測量。
15、隧道測量——不得承擔
16、變形(沉降)觀測——不得承擔
17、形變測量——不得承擔
18、竣工測量——相應于上述限額。
(2)地籍測繪專業標準:
1、平面控制測量——等級以下
2、界址測量——1:500比例尺,10km2以下;1:1000比例尺,15 km2以下;1:2000比例尺,20 km2以下。
3、其他地籍要素調查與測量——1:500比例尺,10km2以下;1:1000比例尺,15 km2以下;1:2000比例尺,20 km2以下。
4、地籍圖測繪——1:500比例尺,10km2以下;1:1000比例尺,15 km2以下;1:2000比例尺,20 km2以下。
5、面積量算——1:500比例尺,10km2以下;1:1000比例尺,15 km2以下;1:2000比例尺,20 km2以下。
(3)房產測繪專業標準:
1、房產平面控制測量——等級以下
2、房產面積預測算
3、房產面積測算
4、房產要素調查與測量
5、房產變更調查與測量
6、房產圖測繪
2-6:規劃用地面積在30萬m2,規劃總建筑面積50萬m2以下的居住小區、建筑群體。
(4)海洋測繪專業標準:
1、控制測量——不得承擔
2、水深測量——不得承擔
3、水文測量——不得承擔
4、掃海測量——不得承擔
5、海洋磁力測量——不得承擔
6、底質測量——不得承擔
7、浮泥測量——不得承擔
8、水下障礙物探測——不得承擔
9、淺地層剖面測量——不得承擔
10、水下管線測量——不得承擔
11、海岸灘涂地形測量——不得承擔
12、海域界線測量——不得承擔
13、海圖(集、冊)編制——不得承擔
14、內水航道圖編制——不得承擔
15、港口與航道工程測量——不得承擔
16、海域使用面積測量——只能承擔專業范圍16。
人員規模:4人(中級1)
儀器設備:2臺(5秒級精度以上)的全站儀,1臺(S3級精度以上)的水準儀。
三、有關質量管理情況的說明(測繪作業過程中質量控制、檢察、驗收情況)。
(1)、丁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2)、配備專門的質量檢驗機構和質檢人員:丁級測繪單位配備 *** 質檢人員。
有哪些單位屬于測繪單位
測繪單位很多的,像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地質大隊、地圖院、國土勘測院、地質環境站、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另外電力、交通、水利等下屬的設計院可能都是具有測繪資質的測繪單位。
打字辛苦,望采納。
評論已關閉!